余甘子的功效与作用
余甘子的功效与作用
余甘子的功效
余甘子,中药名。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
别名:米含、望果、木波,喉甘子,庵罗果,牛甘果
入药部位: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成熟干燥果实。
性味:甘、酸、涩,凉。
归经:归肺、胃经。
用法用量:3-9g,多入丸散服。
功效: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
余甘子的作用
性状:该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约1mm。
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相关论述:
《唐本草》:“主风虚热气。”
《本草拾遗》:“主补益,强气力。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
《海药本草》:“主上气咳嗽。”
临床运用:
1、止咳化痰:余甘子用于感冒咳嗽、咽痛、哮喘等。如鲜余甘子10~30个,水煎服,可治感冒咳嗽咽痛;用本品20个与猪心肺同煮熟连汤吃,可治哮喘。
2、解毒乌发:本品生吃吞汁,可解河豚鱼中毒;用本品取子压汁和油涂头,能治头发早白。
古代文献中记载,久服本品可轻身延年。经现代研究证明,本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同属植物的叶有降血糖作用。老年人常服本品,可防治维生素c缺乏症及各种急慢性感染,却病延年。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gx/1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