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莫负春光

一年之计在于春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蛰伏了一冬的生灵纷纷结束冬眠醒来古人以为它们是被雷震醒的于是称之为“启蛰”到汉朝第六代皇帝刘启的时代人们为了避讳将“启蛰”改为“惊蛰”沿用至今惊蛰有三候

一候桃始华

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二候仓庚鸣

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

三侯鹰化为鸠

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这一时节春回大地,乍暖还寒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天人相应,须应天时适节气,重视养生保健这个节气应该如何吃?如何养生?惊蛰如何养生这一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应适当“春捂”以防“倒春寒”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发生

1

养阳护肝少吃酸

孙思邈曾言:“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就是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为什么?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可阻滞气机,不利于阳气升发,酸入肝,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从而损害脾胃;甜味的食物入脾,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那吃什么好?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动物类的食物:瘦肉、鸡肉、鸡蛋、牛奶;植物类的食物:莴笋、竹笋、菠菜、芹菜等。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也应少吃。应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芥菜、大葱等。因此时肝气正旺,易伤脾气,故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易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

2

惊蛰时节多吃梨

惊蛰乍暖还寒,春季多风少雨,时而也较干燥,人们常有口干舌燥之感。我国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注意:梨子性偏寒,老人一次别食用过多,否则反伤脾胃。如脾胃虚寒及血糖偏高之人,则要少吃生梨。如干咳少痰较适宜,可选食莲子、枇杷、罗汉果等一起吃以缓解症状。咳嗽痰多并且白色稀痰的人,尽量不吃。

3

常吃点抑菌食品

惊蛰以后,气温回升,细菌、病菌等微生物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宜常吃点清热解毒的“抗菌”食品。比如大蒜、大葱、蒲公英、蜂蜜、绿茶、香菇等,它们大多享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誉。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芥蓝、西蓝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可适当多吃。

4

别忘了适当喝水多吃时令野菜

仲春是容易“上火”的季节,如遇上少雨干旱,体质更易偏燥。此时最好能晨起一杯水,首选白开水。饮水可帮助排除毒素,还能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构成抵御感染的屏障。另外,平时像绿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清肝饮品,可以去火、清脂,也可酌情多喝一些。惊蛰后野菜渐多,如荠菜、苦菜、苦菊、苣荬菜、马兰头等,可适当多吃。野菜大多营养丰富,还富含维生素C及有助防病的活性成分。适当多吃,有助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抵御病菌的侵害。

5

养肾疏肝健脾胃

①补肾水:暖暖腰部腰为肾之府,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肾水足,则肝气不旺。具体做法: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下左右。呼气时,加做缩肛运动,吸气时放松。可以滋阴温阳,补肾强腰。②养脾胃:揉“足三里”养胃可揉足三里穴(膝关节向下量4横指,胫骨前缘外一拇指)。具体做法:按揉时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度,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压,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做1分钟,可健脾和胃。③疏肝气:推搓两肋春季肝气升发,太过或不及就会出现肝郁气滞,推搓两肋可疏肝理气。具体做法: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以双肋部位有温热感为佳。

“惊蛰”已至

从此之后

春江水暖,百花惊艳

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待到桃红李白、黄鹂婉转

正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

陪着父母、亲人

叫上三五好友

或与心爱的人相约

一起去找寻春天的足迹吧

这是一年中

最朝气蓬勃的时节

让我们打起精神

追梦、奔跑

莫辜负了这春天里

最好的春光

部分素材来源:新华网、cctv生活圈,图片均源于新华网。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编辑:che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xg/12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