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12个你不知道的节日冷知识,春节
关于春节的冷知识,你未必都知道!
1、春节从前不叫“春节”。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是被中国人民强烈抵制后以失败告终。
2、“春节”从前不是节日。中国历史上的“春节”一词,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
3、春节有狭义、广义之分。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4、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年和年。
5、春节可能过两个。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年,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其年份分别是、、、、、。嗯。最近一次要等到年,我们没缘分碰见了。碰到这种情况,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不过也有过两次的。
6.大年三十也会在“二十九”。一个月没有30天,这在农历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现行农历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运行的天文数据来安排的,必须每个月的初一看不到月亮任何明亮的部分,也就是“朔”。而事实上,月亮从圆到缺的时间,平均周期是29.53天,安排月份的天数必须是整数,这就导致了大月、小月的出现,便会发生某个月拥有30天,某个月29天的情况。如果这个月刚好是腊月,那么这一年(农历)就没有大年三十了,除夕也就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九。
7、春节每天庆祝内容都不同。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是每天的庆祝内容却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初七为什么要上班?!
8、春节不只中国有。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分别是: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另外,以前的日本也过农历新年,但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节日也直接搬至阳历。
9、压岁钱其实不是“钱”。压岁钱其实不是“钱”,而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压祟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这货的。
10、“福”字倒贴有讲究!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11、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而新年起床第一件事也是爆竹。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汉族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12、正月不理发。“正月不理发”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春天应该让头发散开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诊察发爪可以断重病、决生死,但“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啦。
春节饮食——降脂解腻小妙招
一、蔬菜水果助消化
1山楂
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常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等。山楂助消化作用明显。我们可以将山楂、柠檬、莲藕冰糖一起熬制消食解腻的甜品,味道极佳。
2苹果
苹果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果胶,热量很低,果胶从人体肠道经过时,会带走脂肪、油脂等,帮助刮油,能使皮肤更加光亮润泽。另外,对于脾胃虚寒者可将苹果加生姜熬煮食用,效果不错。
3木瓜
木瓜含有一种木瓜酵素,不仅可分解蛋白质、糖类,更可分解脂肪,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及时把多余脂肪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还可以整肠助消化,有治疗肠胃炎、消化不良、预防消化系统癌变的作用。
4萝卜
萝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萝卜中的芥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从解腻的角度来说,生吃萝卜比吃熟萝卜效果更好,吃萝卜烧心的人可搭配咸味蘸酱吃或吃萝卜时喝点热茶。水果萝卜味道不辣,而且水分大,很爽口,更适合生食。切片当小凉菜吃,解腻又清爽。
5凉拌菜
凉拌蔬菜既爽口,又解腻。蔬菜里面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都非常丰富,既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又可帮助我们排出脂肪。另外凉拌蔬菜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平衡体内酸碱,如果我们先吃一些凉拌蔬菜,然后再吃荤菜,那么会抑制很多脂肪的进入。常吃的有糖醋苦菊、拍黄瓜、凉拌茄子、藕片、山药、木耳、海带等,它们是调节口味,降低脂肪摄入的好菜品。
另外,食用醋中所含的氨基酸,不但可以分解体内脂肪,而且还可促进糖类、蛋白质等的新陈代谢,起到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在做荤菜的时候,多放点醋,可很好地“溶解”脂肪。
二、自制饮料除脂肪
1大麦茶
用焙炒过的大麦制成的大麦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糖的含量也极低。春节期间饮食多油腻,易引起食物积滞,甚至脂肪堆积,而大麦茶恰好有去油腻、助消化,益气健胃的功效。大麦茶还具有独特的膳食纤维,溶于茶水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将肠胃中的“垃圾”带出体外,使人轻松、健康,还不会带来任何多余热量和负担。
如果喝了大麦茶感觉身体不舒服,可改用半发酵茶(铁观音、乌龙等)或普洱茶,这一类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体质偏热的人不适合饮用发酵茶,可以选择绿茶。
2酸梅汤
夏天常有人喝酸梅汤解暑,其实酸梅汤最重要的作用是解油腻。酸梅汤中的主要原料乌梅、山楂可以有效解除人体体内多余油腻,陈皮也可以有效抑制剩余糖类转化为脂肪。不仅如此,酸梅汤还是一种碱性饮品,饮用后有助中和糖类和脂类的酸性效应,加速它们的代谢分解。因此,在大鱼大肉时,您不妨选择一杯自制的酸梅汤作为解油腻的养生佳饮。
三、中药制剂来解腻
1鸡内金
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具有消食健胃助消化,涩精止遗的功效。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酸度及消化力,使胃运动功能明显增强,胃排空加快。我们可以把鸡内金打成粉,用水冲服。
2保和丸
保和丸是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的功效。常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如果实在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3中药代茶饮
原汤化原食,麦芽可以解面食,谷芽可以解米食,山楂可以解肉食,所以我们可以用麦芽、谷芽、山楂各2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降脂解腻方法虽多,但都不如清淡饮食,这是对肠胃最大的犒赏。我们应学习中医治未病的思路,从根源上杜绝大量油腻食物的摄入,减轻胃肠负担,平安顺畅度过春节。
哇,涨知识了!
↙“阅读原文”进入大赛投稿和媒体登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多少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cp/1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