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红酒小镇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我不爱喝酒,但还是去了距诺维萨德(NoviSad)市中心8公里外的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SremskiKarlovci),回来之后,我依然记不住这个小镇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记不住,所以当地人给了它另一个名字“红酒小镇”。

如果不是前往诺维萨德,我不会知道这个小镇,但是它在当地人心中是种骄傲,很多塞尔维亚人会从这个国家不同城市专程开车去小镇买酒,那里有让他们骄傲的本国特酿红酒,据说这种叫BERMET口味的红酒整个巴尔干地区只有在这个区域才有,最初的原浆是在一座古老的教堂里的橡木桶里被发现的,后来一代代酿酒师在新酒中加入原桨酿制。原谅我,也许听得不真切,因为跟我闲谈讲这款酒的老爷爷是用英语和塞尔维亚语交叉说的,有很多地方我听不明白,而且我对葡萄酒所知太有限。

他们家很大,院子里种了不同品种的葡萄,这些并不是酿酒的葡萄。他打开了酒窖请我参观,主人为自己的珍藏感到自豪,也很爱惜,走进走出立刻关门,控制酒窖里的温度和湿度。他的葡萄园在一公里外的山上。请我吃葡萄,邀请我品酒,我事先向主人家说明了,愿意付费品酒,但不会买酒,一来我不喝酒,二来之后要去萨拉热窝,太重了不方便携带。主人夫妇俩十分热情好客,最后并没有收费。我相赠了随身携带的中国茶给他们。

我在小镇上闲逛了一天,去了好几户酿酒人家,每一户都是好几代的酿酒世家,家里挂着历代人获得各种奖项的证书。

其实也不必多说,喝一杯就知道味道了,本地葡萄酒很适合不太会喝酒的女性,入口甜、无酸涩感、不上头、有挂杯厚度。一些塞尔维亚人高马大的男性很钟情于一款看起来玫瑰色的白葡萄酒,这是经典款,无甜味,中规中矩很纯正的葡萄酒,最大的特点是干净不花哨。

当天我品尝过三款酒,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无知的小白也完全不必胆怯,老板或是老板娘会告诉你品酒的先后顺序,通常会用英语讲1、2、3品尝的顺序,每品完一种要求你喝白开水,以保证品下一种味道的酒时,不受前一款味道的干扰。你可以坐在你喜欢的位子上笃悠悠地慢慢品,听着塞尔维亚本地音乐,没有人来打扰你,除非你想问问题。

据我观察,1、2、3的顺序和中国人品茶是完全一个道理,由淡至浓,由浅到深。从1号经典款无甜味的喝起,颜色是浅香槟色。之后是2号玫瑰金色的略带甜味的葡萄酒,最后是3号颜色深红浓稠的BERMET。我个人最喜欢最后这款,厚度、香气、甜度结合得相当完美,不愧是当地最有名的招牌酒。不过不同酒庄的手法、工艺、原浆不同,口感上也会有差异,虽然都叫BERMET。个人觉得,用了解中国茶的方法去理解葡萄酒,道理就简单了很多。

好吧!别小看了这个红酒小镇,我不是来喝酒的,是正经看风景的,顺便扫盲,再补补地理和历史知识。这个小镇在塞尔维亚历史上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奥匈帝国时期它是塞尔维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镇上有塞尔维亚第一所学校。年,奥斯曼帝国与荷兰、俄国、奥地利、威尼斯、波兰在贝尔格莱德以北的卡洛维茨(Karlowitz)谈判并签署《卡洛维茨条约》,当年的卡洛维茨(Karlowitz)就是现在的红酒小镇,现在小镇隶属诺维萨德。它的酿酒从公元8世纪就开始了。诺维萨德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不是在雅典气质的老城区,而是在这个红酒小镇上。

小镇并不大,花一天或是半天时间足够逛完,镇口的旅游信息中心基本提供不了什么信息,没有地图,让你随便走走,喝喝,这就是工作人员给你的全部介绍了。

一切都是围绕镇中心的教堂展开的,会有塞国的老师带着学生们来教堂参观,看起来不是本镇人。我混在学生队伍里听到讲解的人指着教堂门口的水池说:凡是喝了这里的水,会返回这个小镇。哈哈,更多应该指灵魂的洗礼和归宿吧。

(教堂背面的建筑很美)

教堂正对面是一个咖啡馆,名字就叫“BERMETCAFE”。小镇上的人们坐在露天喝酒、喝咖啡,看得出室内正餐区,当地人会穿得很隆重的正装约谈事情或是款待重要的人,一般都要预订位子。我品完酒,挑了个中午饭结束,晚餐还没开始的下午空档时间,坐在面对大教堂的玻璃窗边,点了杯咖啡,一份超出想象量的可丽饼,当地人很喜欢这种甜品,就是烙饼里裹不同的酱,最受本地人欢迎的是巧克力和牛奶酱,其它还有椰子、果酱味。甜度是我无法接受的甜,后来的后来,我用刀叉完美配合把酱全挤了出来,只吃了饼。让我想起小时候吃汤包时,只吃皮,把肉掏出来扔掉的场景。

(糖包很有颜值)

(可丽饼)

小镇口有一棵让镇上人骄傲的树,司机在车上时就示意给我看,应该是见证过小镇历史的一棵树吧。没有细看树上挂着的牌子上的介绍。

塞尔维亚国内第一所学校至今还完好保存着,校园外的草坪上走走,能找到成片的蘑菇,鸽子是我在塞尔维亚最常见的动物,处处有鸽子,而且形体很壮实。

这座建筑是小镇上除了教堂外最闪亮的,走近看才发现它不仅是教堂,还是“孔子学院”。后来我跟酒庄老板聊天时,他告诉我孔子学院里只有一位中国教授,在这里教当地人中文课程。我戏说,这里的孩子们很幸福,下课之后可以一路喝回家。

当我在这座小镇蜘蛛网状的一条条鹅卵石路上逛遍后,我以为这就是小镇的全部了,然而当我穿过几个农户的散养鸡圈,从一条小路走上一级级石头台阶后,无意中发现这条台阶路可以通往小镇至高点的山顶,风景独好,山顶有个巨大的十字架。那一刻很有站在香港山顶的感觉,坐下来吹吹风,喝杯饮料,小镇全貌尽收眼底。

疏影横斜“酒”清浅,踏着夕阳回诺维萨德。

(我醉了)

以下是关于红酒小镇我事后脑补学习的知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继续阅读。

年,奥斯曼帝国与荷兰、俄国、奥地利、威尼斯、波兰在贝尔格莱德以北的卡洛维茨(Karlowitz)谈判,并签署《卡洛维茨条约》。根据《卡洛维茨条约》,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归奥地利,泰梅什堡归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以蒂萨河、萨瓦河和翁纳河一线为新的边界。达尔马提亚、伯罗奔尼撒半岛以及爱琴海上的重要岛屿归威尼斯,勒班陀和艾因纳马夫拉归奥斯曼帝国。波多利亚和乌克兰划归波兰。根据《卡洛维茨条约》和年的俄国与奥斯曼政府之间的单独条约,俄国取得了亚速海和德涅斯特河地区。一般认为,《卡洛维茨条约》是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当年的卡洛维茨(Karlowitz)就是现在的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SremskiKarlovci)。

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小镇位于多瑙河的河岸,离诺维萨德市中心8公里,现属诺维萨德,是一座巴洛克风格宁静的小镇,也是塞尔维亚有名的红酒小镇。很久以前这里是一个罗马城堡,早在年相关文献里就被记载过这个地方,年开始逐渐发展为现在看到的城镇模样,奥匈帝国时期是塞尔维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镇上有塞尔维亚第一所学校。

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的中心位置,北面大片肥沃平原,多瑙河几千万年沉积的土壤,中部丘陵地形,充足的日照,南部喀斯特地貌日夜温差大,炎热的夏天平均气温28度,凉爽的夜晚通常温度下降到10-15度,还有干燥的大陆性气候,这些都是有利于葡萄的快速成熟和培养良好口感的重要条件,是葡萄树完美生长的地方。并且,巴尔干半岛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文化和优良的葡萄品种。从公元8世纪第一个塞尔维亚公国起,一直到公元14世纪,塞尔维亚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对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产业都给予相当的重视,形成了该区域的葡萄酒产业和葡萄酒文化。

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SremskiKarlovci)交通:市中心坐公车61路、62路都可以到达,车程20分钟,票价元第纳尔(约人民币10元)。下车前向司机问一下回程的车站站点,我回程坐的站点没有站牌,是个招呼站,在面对“孔子学院”正门右侧的街上,地面上有“BUS”字样就是招呼站。打车很困难,很少有空车会来小镇上,除非包车。

孔子学院:免费,入内参观需预约指定时间。

BERMETCAFE:点一杯当地人最高规格的意大利咖啡,一份本地特色的可丽饼,元第纳尔(约人民币30元)。店里有正餐,价格合理,量大。还有各种本地酿造的红酒。

红酒的选择:标准瓶新酿获奖款BERMEC,元第纳尔(约人民币元),其他品种价格便宜的有许多款,主要依自己口感喜好选择。请注意回归时海关规定携带的带酒数量。古董酒价格另议了。

山顶:没有观光地图,入口难找,语言不通也很难问路,遇见纯属瞎逛的意外收获。柠檬水元第纳尔(约人民币9元)。

-未完待续-

身体和灵魂,

总有一个在路上,

跟着圆掌柜看世界。

塞尔维亚

又一次没有签证的旅行

塞尔维亚

初探贝尔格莱德

塞尔维亚

贝尔格莱德值得去的地方

塞尔维亚

苏博蒂察,一个童话小镇

塞尔维亚

苏博蒂察,遇见天空之镜

塞尔维亚

欢度国庆,插播几档娱乐活动。

塞尔维亚

诺维萨德,一座“雅典”气质的小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cp/11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