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中学校友作品选父亲6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5924222.html

遗志永昭

毛兴国/文/图

年9月,在我考上吴忠师范学校前去报到时,父亲不在家,此时他还住在山上(二道沟),他很想回家看我送我,但在山上地里活还没有干完,还有一些当年硒砂瓜生产的后续事情要做,还要为来年生产做准备、打基础。

进入十一月立冬了,天气变冷了,同学们大多数都已经穿上了棉衣棉鞋,换上了冬装。就在我准备回家换棉鞋时,大哥开长滩公社的汽车到灵武磁窑堡拉煤,父亲搭便车来看我,给我送冬衣,我喜不自禁,幸福满满。在家里,我本来有一双穿了几年的旧布棉鞋,要说补一补还可以穿一个冬天,但父亲给我带来的是一双崭新的黑色擦油皮鞋。这在当年还是很时髦的。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到第二年冬天再穿这双皮鞋时,它却变成了我对父亲的一个念想物。

到了年6月底,我收到了大哥的来信,大哥在信中告诉我说,父亲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在驻中宁医院住院。得知父亲病重住院的消息,我心急如焚,向老师请假回家看望病重住院的父亲。可此时,正值学期末复习考试的关键时刻,我立刻给大哥回信,告诉他:我在学校的近况和学校要在7月15日放暑假。

没过几天大哥又来信了,他在信中告诉我说,父亲病情好转出院了。还说,父亲叮嘱我好好安心复习,争取考个好成绩。

到了7月15日,学校开完全校师生大会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我急急忙忙赶到吴忠汽车站,但从吴忠发往中宁的末班车已经走开了。我又向西走了几公里,站在通向中宁的马路上,只要看到有向中宁方向去的车,我都要招手挡一下,整整两个多小时还是没能如愿。我只好又回到了学校。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父亲的影子:

我最喜欢听父亲讲故事。他的故事很多,我总是听不够,而且每次父亲讲完故事后,我都要问这问那,打破沙锅问到底,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肯罢休,还想听,催父亲接着讲下去。我不仅把父亲所讲的故事全记下了,而且深深的印刻在脑海中。

到了第二天上午,我在曹桥王家河湾下了车,过了南河子,沿着水渠田埂抄近路往家里赶。

当我已经能够看到家的时候,这时正在地里割麦子的父老相亲,看到我回来了,扔下手中的镰刀向我走了过来。

半年没有见面了,我微笑着与乡亲们打招呼,一一握手。可我感觉不大对劲——乡亲们一个个表情凝重,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这时,有一位大嫂走过来问我说:“老三,你知道昨天老爹去世了?”

这句问话如五雷轰顶,立刻把我击垮了,手里提的包掉在地上,两腿发软,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片刻之后转身向家里跑去。

我跪在父亲的灵前放声痛哭,这时亲人们围了过来,详细诉说昨天这个时候,父亲念叨我的情景:

就在昨天中午,前后有几个乡邻来看父亲,父亲嘴里念叨着:“老三来信说今天放假回来,可现在还不见人影。”

“这句话你爹昨天,从中午到下午念叨过好多次。”母亲含泪插话。

年7月15日下午,大约5点钟,父亲血压忽然升高,心脏骤停。享年63岁。

追忆他的一生,就是追忆中国当代农民含辛茹苦百折不挠的一生。从他的一生可以看出:只有改革开放,中国农民才吃饱了肚子,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全文完)

后记:

《父亲》写的是我父亲毛正怀平凡而又极具传奇的一生经历:解放前被马鸿逵抓兵,全家隐名埋姓逃荒到甘肃环县;解放后从环县返回中宁创业,直至改革开放的年。全文所有内容没有任何虚构,包括每一个细节,都是我按照真实回忆写出来,再发给杨森林老师审读。

杨森林老师多次给予我电话指导、鼓励,就文章布局、结构、行文,细节与琐事,怎么开头,怎样结尾,敞开胸怀,毫不保留地向我传经送宝,并对所有文字做了反复修改。张福贵老乡、老同学、老朋友对我拙作的每一节,都做了反复的字斟句酌、修改校正。

文章经杨森林老师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cp/13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