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8月7日9点53分“立秋”来了。暑去凉来,禾谷成熟,它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为七月节,春生秋熟,这是收获的季节。已过去大半,是否还记得你在初春埋下的心愿?历经了盛夏烈日风雨的洗礼、耕耘过后,你将迎接怎样的果实?我们相信,每天的努力和汗水都不会白费,航标卫浴为您的梦想加油!

??节气三候

①凉风至:立秋之日“凉风至”。“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肃清是为收敛,秋为“揫”,“揫”就是敛聚。

②白露降:后五日“白露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凉风来,露珠晶莹变白,白是秋之标识。但露尚未凝滞,还能在阳光下滚动,非“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之露。东汉刘熙的《释名》释露为“虑”,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亦成一种壮美悲怆。

③寒蝉鸣:再五日“寒蝉鸣”。“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这是曹植诗。古人硬要分辨寒蝉小而青紫,其实应是蝉们秋凉后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的变声凄切。碧树未摇落,寒蝉已悲鸣。此时“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了。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这些地方有较强降雨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中央气象台8月6日7时预报,未来三天东北、华北及湖南等地有局地性大雨或暴雨。气象部门提醒,需防范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及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注意出行安全。

??注意“秋老虎”

“立秋”到了,此后天气虽然将逐渐趋于凉爽,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盛夏的暑热尚未退去,还是要当心“秋老虎”来袭。

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7月17日“初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6日“出伏”。从时间段上来看,今年的立秋刚好在中伏和末伏内。航标卫浴提醒您要多注意提防“秋老虎”发威。

??贴秋膘

“立秋”是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此外,还有贴秋膘、啃秋、食秋桃等民俗传统。

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不过,秋膘也不是谁都能贴的。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并且,贴秋膘要注意适度,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哪些人不能随便贴秋膘?

实热、湿热、痰湿重三种体质的人,不宜贴秋膘。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生的热量多,经常会脸色潮红、口干舌燥。湿热体质的人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痰湿体质总体特征为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这三类人,如果盲目贴秋膘,会越贴越难受。

患有高血压、胃肠疾病的老年人也不宜秋补,更不宜吃涮羊肉、鹿肉等益阳之品,要采取平补、慢补的方式。如果确有气血亏虚的现象,也应该以五谷为主、五畜为辅,慢慢平补,从而达到体内健康态。

爱着急、生气的人也不适宜贴秋膘,贴多了会生痘痘、便秘,或者加重气滞,气滞久了会造成血淤、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立秋这样养生

立秋之后,虽然没有了桑拿天带给人的黏热之感,但气温仍会很高,白天闷热,早晚凉爽,在这样的天气里,人容易倦乏,还极易发生腹泻和感冒。立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和天气冷热变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润肺柔肝: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另外,肺盛之时易影响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养阴清燥: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防治感冒: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繁感冒。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不要长时间吹风扇,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适量运动: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爬山、慢跑是这个季节不错的选择。最好在早、晚锻炼;高温湿热下不宜运动过久。

调养起居:立秋之季,昼渐长夜渐短,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并时常保持心情舒畅。

??秋天吃什么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秋燥时节,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也缺少水分,但喝白开水并不能抵御秋燥带来的缺水效应。古人对付秋燥早有良方,即“朝朝盐水,晚晚蜜汤。”也就是白天喝点盐开水,晚上喝点蜂蜜水,这样既能补充人体水分,又是秋季养生良方。

秋后萝卜赛人参:萝卜具有吸气、消食、止咳、化痰、生津、除燥、散淤、解毒、利尿功效,不仅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因此民间有“秋后萝卜赛人参”的说法。

养生水果梨和甘蔗:秋后是水果收获的季节,对付秋燥,养生水果当属梨子和甘蔗了。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甘蔗有滋补清热的作用,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劳作辛苦、饥肠辘辘时,吃上两节甘蔗,可使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当然,适合秋季吃的水果还有苹果、桔子、香蕉、山楂等。

夏秋季节多吃“苦”

中医认为,苦味饮食是夏秋季节最好的补品,既能很好地消暑清热、祛温除燥,又可以养护心肺。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三大苦味饮食:

苦味野菜:夏秋之际能吃到的野菜有车前草、苦菊、黄秋葵、苋菜、薄荷菜等。这些野菜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比如车前草,性寒,有清热、利尿、明目、祛痰、抗抑郁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黄秋葵能清热解毒、润燥滑肠;薄荷清凉,有疏风散热、清咽利喉的作用。

苦味茶饮:咖啡、可可、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无酒精饮料,都属苦味饮品。茶里的茶多酚是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保健作用很强。茶有温凉之分,一般在夏秋之交,主张喝绿茶。绿茶生津止渴,消食化痰,特别适合立秋之后的长夏消暑;咖啡的苦味主要来自于咖啡因,它有提神醒脑的作用,特别适合夏日炎炎、无精打采的状况;可可是一种类似咖啡的苦味饮品,其中的可可碱可以帮助消除睡意,还有强肾利尿作用。

苦味蔬菜:主要指人工种植的绿色植物类蔬菜,如苦瓜、芹菜、莴苣、萝卜樱等。苦瓜算是其中较苦的一种,但其功效卓著,可以益肾利尿、清热解毒,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的作用。其中提取的一种叫“奎宁精”的物质,还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大人孩子吃了都有益。

苦味也不能乱吃的

不宜过多:苦味饮食虽适合长夏,但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易伤脾胃,过苦伤心。

因人而异:对苦味野菜,最好能熟悉其药性,辩别体质后选择性食用。比如失眠的人应该少喝浓茶及咖啡,而选择菊花茶;易腹泻的人,应慎吃秋葵及苦味太重的饮食。

正确烹调:苦味饮食除生物碱外,大多都含有鞣酸、草酸等物质,苦涩兼有。比如苦瓜,不管凉拌还是清炒,一般都要在沸水里焯一下,去掉草酸,增强口感。









































白癜风好了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治的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js/63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