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清明时节健康养生来啦

紫色风铃今天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乃天清地明之意。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雨水增多虽然满足了万物生长的需要,但也给人们带来了风邪、湿邪的侵袭。那么在清明时节应如何正确养生呢?

平肝养阴去风热,

晚睡早起舒形体。

广步于庭莫久卧,

时令青蒿服之宜。

——清明养生歌诀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身体容易出现哪些不适?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相遇之际,空气湿度明显增大,正是风邪入侵,湿气较重的时节。因此人体最易受风邪,常出现湿困、四肢麻痹等症状。

饮食上应该如何注意?湿邪最易伤脾胃,所以在饮食上应少吃“动风升阳性发物”如猪头肉,公鸡肉,鹅肉等热性、阳性食品。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肝阳上亢的患者更不宜食用。

在汤品调理之中,可多食用利水渗湿、补益之品,如:银耳、薏仁、黄芪、山药、桑葚、杏仁等。同时可多食:黄豆、燕麦、扁豆、花生等种子食物,以益肝、除烦、去湿、和胃。但饮食调理勿过度,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适合做哪些运动?

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俗话说:“春动生阳”,因此春末更要注意多动,选择动作柔和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通过锻炼可将郁结、刚烈的肝气舒展出来,但运动过程中切忌过度出汗,以调养五脏。

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此外,因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所说:“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时节,人往往容易伤感,从中医来讲,七情不畅也可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升发,从而导致五脏的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还要注意情志的疏畅,可外出踏青赏花,以舒畅情志,但过敏性人群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尽量躲避花粉,防止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同时,适时增减衣物防寒保暖,做好“春捂”。

总的来说,清明时节养生应注意防春“温”、哮喘、慎吃“发物”,多食养肝之品。如:决明子、山药、百合、银耳、菠菜、韭菜、桑叶、菊花、薄荷、梨子、橘子等,忌食辛辣、大寒、海腥、过腻过酸及煎炸食品,如羊肉、肥肉、海虾、乌梅等,以免火上浇油。

清明时节,常吃二甜

1山药

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有效预防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复发,煮粥、炒菜均可。

2大枣

不仅对脾脏有益处,还能补气养血,尤其适合女性,可以煮粥食用或者是切碎泡茶喝。

清明时节,常吃三菜

1韭菜

所谓“春韭贵如油”,韭菜在春天质量最好,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排出身体毒素。

而且韭菜是温性的,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利于人体生发阳气,在补肾的同时,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炒鸡蛋或做成韭菜盒子,都很不错。

2苦菊

清明节气时如果肝火太旺会引燃心火,这两堆火要是一并烧起来问题可就大了,比如容易出现口疮、口腔溃疡、牙疼、长痘等。

苦菊能清热去肝火,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嫩绿的,微苦,很爽口,洗净以后凉拌就能吃。

3马齿苋

清明时节的野菜性偏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其中,马齿苋是最流行的。把采来的马齿苋去掉根和老茎,洗净后需用滚开的水焯大约一分钟再捞出来,并切段放入盘中。

吃时可以拌些蒜泥,再加上醋和姜,这样会起到驱寒的作用。

清明时节,常揉三穴

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阻碍其运化机能,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运行血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经常敲打或按揉以下三个穴位,也有很好的疏肝解郁功效。

1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2太冲穴

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处向脚腕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

它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让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按揉方法: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有助于将肝火泄发出去。

3足三里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长期按摩此穴,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对脂肪肝的防治也有很大益处。

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个人感觉酸胀为度。

清明时节,常饮四汤

1山楂薏米饮

取生山楂9克、薏米10克,加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2个月为一疗程。

作用:舒肝理气、健脾养胃。

2藕汁白萝卜饮

材料:鲜藕克,白萝卜克,蜂蜜30毫升。

选取鲜嫩的藕节,同白萝卜一并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榨汁,过滤后在汁中调入蜂蜜即可饮用。

功效:凉血养阴,养肺润肠。

3枇杷银耳汤

新鲜枇杷克,银耳10克,白糖适量。

将银耳用冷水浸发清洗干净,放入碗内加少量水,上笼蒸至银耳粘滑成熟,(天下养生网)选新鲜枇杷剥去皮,挖去籽,切成小片待用。

洗净锅,放清水烧开,先下蒸好的银耳,烧滚后再放入枇杷片和白糖,放入大汤碗中即成。

此方可治疗肺热伤阴,肺燥咳嗽,咯痰不爽,肺结核等病症。

4砂仁鲫鱼汤

鲜鲫鱼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

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cp/10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