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保健蔬菜

苦苣菜属植物属菊科草本植物,其生长期限为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又称茶苦荚、苦荬菜、无香菜、老鹳菜、甘马菜等。苦苣菜味苦凉,入口脆嫩清香,有凉血、清肺、益肝、健胃、明目等功效。苦苣抗病虫性强,受农药污染少,是时尚的无公害保健蔬菜。苦苣菜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几时民间常用的蔬菜,又是一味良药,还是家禽、家畜喜爱的优质饲料。本文概括了苦苣菜的几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性状、提取方法及其药用机理,以及苦苣菜的开发利用现状。

1生物活性物质

1.1槲皮素

1.1.1性状

黄色针状结晶,槲皮素属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甙的形式存在,经酸水解可得到槲皮素。二水合物为黄色针状结晶,在95-97℃成为无水物,熔点为℃。能溶于冷乙醇,易溶于热乙醇,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丙酮等,不溶于水、苯、乙醚、氯仿、石油醚等,碱性水溶液呈黄色,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味很苦。

1.1.2提取方法

乙醇回流法提取是先利高温打破细胞壁、细胞膜的限制,使细胞内标提取物溶出,再依据“相似相溶”的基本原理,利用溶剂提取目标物质,后再将溶剂与提取出的物质分离,从而达到提取的效果。乙醇回流提取苦苣菜中的槲皮素就是通过乙醇水溶液来提取,选择比例适当的乙醇水溶剂,能够有效的提高苦苣菜中槲皮素的提取量。实验表明,乙醇回流提取的单因素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4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60(g/mL)。

1.1.3药用机理

(1)槲皮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显著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黄酮类物质能显著抑制脂质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的活性,有效预防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反应,刺激新的干细胞形成、抵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发生,能明显清除或抑制经基自由基的产生,从而防止神经紊乱、衰老、动脉硬化、发炎、某些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抗肿瘤、抗癌

槲皮素有抗癌防癌的功能,其功能的产生主耍足因为槲皮素可诱导芳烃化酶以提高其活性,一般可通过三种途径: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预防由基的生成;抵抗致癌促癌因子作用。槲皮素之所以能产生抗癌作用,是因为其对酪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类激素作用、抗扩散效应、抗增生效应、抗氧化作用和免疫等功能。

(3)抗衰老和抗疲劳作用

人体的衰老过程是多方面、多系统的过程,而槲皮素的抗衰老活性也是多方面、甚至是整体的系统效应,包括调整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消除自由基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等。大部分研究都证实槲皮素物质的生理活性主耍体现在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与抗脂质过氧化或抗自由基有一定关联。

1.2豆甾醇

1.2.1性状

白色片状结晶,易溶于氯仿、苯、醋酸乙酯、吡啶,能溶于乙醇、丙酮,不溶于水。熔点为℃-℃。10%硫酸乙醇溶液显紫色。

1.2.2提取方法

通过重结晶法从混合植物甾醇中分离豆甾醇,是利用混合植物甾醇中各组分在特定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不同而实现甾醇混合物的分离。选择合适的重结晶溶剂(90%的甲苯与10%的丙酮为混合溶剂),使混合植物甾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冷却时由于豆甾醇的溶解度降低快,故从过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其他组分则全部或大部分留在溶液中,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可实现豆甾醇的分离和精制提纯。

1.2.3药用机理

(1)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豆甾醇能够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的含量起一定作用,而没有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健康效益产生影响,脂蛋白两个新陈代谢途径分别受到食物中植物甾醇的影响,以此达到破坏胆固醇的环境稳定性的目的。

(2)调节血脂

有临床实验让高血脂症患者连续服用一定剂量植物甾醇或者含有植物甾醇的食品,最后的结果都表明其具有降血脂的功效,并存在剂量关系,只是因地方体质不用,所服用剂量及时间不完全相同。

(3)抗癌作用

植物甾醇可以降低包括乳腺癌、结肠癌、胃癌、肺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危险,可能是降血脂和胆固醇作用的延伸。在动物研究方面,有研究者对7组大田鼠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甾醇及其类似物对大鼠结肠粘膜细胞增殖产生影响,因此可能在结肠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实验的结果皆支持了流行病学的结果,作用机理还待进一步研究。

(4)抗氧化

豆甾醇能够通过减少甲状腺素的释放,增加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同时通过降低肝脂质过氧化,增加活动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来发挥它的抗氧化活性。

1.3山莴苣素

1.3.1性状

山莴苣素是一种带苦味的物质,呈白色结晶状固体,属于倍半萜内酯类。其化学式为C15H16O5,分子式如下:

1.3.2提取方法

采用提取、减压浓缩、萃取、干燥、梯度洗脱、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山莴苣素。步骤如下:(1)取干燥苦苣菜根,用70%乙醇液提取,减压浓缩至无醇味的浸膏,用水混悬,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萃取液,减压浓缩至浸膏状;(2)浸膏用乙醇溶解,用硅胶拌样,用旋转蒸发仪蒸去溶剂,干燥,以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甲醇依次洗脱,每ml为一流分,TLC检测,将相同组分合并,各洗脱部分经多次硅胶柱色谱分离,葡聚糖凝胶LH-20凝胶柱层析,制备性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山莴苣素。

1.3.3药用机理

(1)保肝活性

山莴苣素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释放成熟的乙型肝炎病毒粒子。其机制是通过绑定pol蛋白质或伴侣蛋白质如HSP90抑制引物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使其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起到保肝作用。

(2)抗炎活性

山莴苣素有较强的抑制脂氧合酶活性,在体内抗炎活性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后爪水肿实验表现出阳性,揭示了山莴苣素这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可能是一种治疗炎症的新型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3)抗菌活性

实验证明,山莴苣素可明显减少膀胱上皮细胞的细菌聚集。减少细胞依附,激活焦点粘连激酶(FAK)。可用化学FAK抑制剂治疗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尿路感染。

2开发利用

2.1加工制作苦苣保健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在茶饮料市场迅速扩张以后,以传统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保健茶已成为饮品市场上的新亮点。采用类似茶叶加工工艺的加工方法可以在保持苦苣原有的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具有清热、明目、消炎、利尿、健胃、发汗、养血、败火、止咳等功效。

2.2作为优良饲料作物

苦苣鲜茎叶清鲜爽口,略带苦味,适口性特别好,是畜、禽、鱼特别喜食的青绿多汁饲料。在母猪分娩后饲喂新鲜苦苣菜可增加母猪泌乳量,对一些不积极采食其它青绿饲料的病畜禽,投喂苦苣菜鲜茎叶后,一般都会表示出采食的兴趣,而且病症会减轻甚至痊愈。

2.3开发保健品

苦苣菜越来越受到国际保健食品界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极出色的保健食品。苦苣菜营养价值十分高,主要成份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茎叶中含蛋白质3%,脂肪1%,有17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占总含量的43%。还有较多的胡萝卜素、核黄素。茎叶的白色乳汁中含有“苦苣菜精”、树脂、大量维生素C以及各种类黄酮。在我国更是将其作为餐桌上的高档菜,无论生食、炒食还是作汤都口味俱佳。据报道常食含有苦苣菜精的食品可以防治多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症,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有益于冠心病的治疗。富含的铁、铜、镁、锌等矿物质可治疗贫血等病。

2.4开发为功能性食品

苦苣菜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祛火、消炎解毒、凉血消肿、去淤止痛、补虚止咳的作用。常用于阑尾炎、肠炎、肺炎、肝炎、痢疾等症的治疗。提取苦苣菜内的功能性成分做成产品,通过食用可以起到健胃、造血的作用,还可治消化不良等症。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gx/60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