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生活温馨提示今天立秋啦
8月8日凌晨4时1分,立秋节气到,意味着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意思是,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就还要热上一阵;
今年属“早立秋”,暑去凉来,天气可能会明显转凉。
立秋为七月节。春为生,熟为秋,熟为轻,所以秋为轻盈展翅,由此才称“飞龙秋,游上天”,有秋高气爽。春花秋月,花为温馨,为繁;月为清寒,为简;由此秋夜明,秋风白,才有碧水秋素,秋水为神玉为骨。而秋明空旷,野色浩无主,也才秋波横流,秋爽媚人,秋怀难耐。如此理解收成之季才好。
立秋三候
凉风至:立秋之日“凉风至”,“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肃清是为收敛,秋为“揫”,“揫”(jiū)就是敛聚。
白露降:后五日“白露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凉风来,露珠晶莹变白,白是秋之标识。但露尚未凝滞,还能在阳光下滚动,非“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之露。东汉刘熙的《释名》释露为“虑”,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亦成一种壮美悲怆。
寒蝉鸣:再五日“寒蝉鸣”。“踟蹰(chíchú)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这是曹植诗。古人硬要分辨寒蝉小而青紫,其实应是蝉们秋凉后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的变声凄切。碧树未摇落,寒蝉已悲鸣。此时“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了。
贴秋膘早立秋凉嗖嗖,晚立秋热烘烘,预示秋后天气能凉爽。老北京习俗,立秋日戴楸(qiū)叶(妇女儿童以楸叶剪成花样,取其秋意),吃莲蓬、藕,赏苿莉、枙子花,也要吃肉,“贴秋膘”。楸树下垂的细枝称“楸线”,陆游的句子:“摇摇楸线风初紧,飐飐荷盘露欲倾”,飐(zhán)是风吹飘摇,新秋初凉,多美!
△楸树花开
七月流火农历七月,初秋。“七月流火”的“火”其实是指火星的位置从中天西降,意味着暑退秋至。这个火星是古人所说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尔雅》称七月为“相月”,这个“相”,我想是天气相助的“相”——天气相助而万物长成。七月还被称为“兰月”,泽兰七月开莹莹白花,有一种温馨的清香。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立秋民俗从气候特点看,立秋时节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天气,往往要延续到9月下旬的秋分节气,天气才会凉快下来。
“立秋”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牲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
“贴秋膘”适度,小心变“秋胖”。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瘦了当然就要“补”,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立秋养生
立秋后,天气变得凉爽怡人的同时也开始变得比较干燥,再加上不稳定的气温,给人的身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中医认为,苦味饮食是夏秋季节最好的补品,既能很好地消暑清热、祛温除燥,又可以养护心肺。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三大苦味饮食:
苦味野菜 夏秋之际能吃到的野菜有车前草、苦菊、黄秋葵、苋菜、薄荷菜等。这些野菜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比如车前草,性寒,有清热、利尿、明目、祛痰、抗抑郁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黄秋葵能清热解毒、润燥滑肠;薄荷清凉,有疏风散热、清咽利喉的作用。苦味茶饮 咖啡、可可、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无酒精饮料,都属苦味饮品。茶里的茶多酚是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保健作用很强。茶有温凉之分,一般在夏秋之交,主张喝绿茶。绿茶生津止渴,消食化痰,特别适合立秋之后的长夏消暑;咖啡的苦味主要来自于咖啡因,它有提神醒脑的作用,特别适合夏日炎炎、无精打采的状况;可可是一种类似咖啡的苦味饮品,其中的可可碱可以帮助消除睡意,还有强肾利尿作用。苦味蔬菜
主要指人工种植的绿色植物类蔬菜,如苦瓜、芹菜、莴苣、萝卜樱等。苦瓜算是其中较苦的一种,但其功效卓著,可以益肾利尿、清热解毒,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的作用。其中提取的一种叫“奎宁精”的物质,还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大人孩子吃了都有益。
苦味也不能乱吃的 不宜过多:苦味饮食虽适合长夏,但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易伤脾胃,过苦伤心。 因人而异:对苦味野菜,最好能熟悉其药性,辩别体质后选择性食用。比如失眠的人应该少喝浓茶及咖啡,而选择菊花茶;易腹泻的人,应慎吃秋葵及苦味太重的饮食。 正确烹调:苦味饮食除生物碱外,大多都含有鞣酸、草酸等物质,苦涩兼有。比如苦瓜,不管凉拌还是清炒,一般都要在沸水里焯一下,去掉草酸,增强口感。立秋务农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当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
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哪里能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