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来镇农妇施菊英,用孱弱双肩撑起整个家

在悦来镇悦来村24组施菊英家庭,丈夫13年前被查出尿毒症,当年儿子只有8岁,她一边陪丈夫到上海治疗,一边身兼数职撑起了这个家,她说--“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幸福”本网通讯员(崔性平陈启祥李艳)每天早晨,身材娇小的施菊英在悦来镇街上一家早餐点做完钟点工后,就来到她设的小小报刊亭里,守到傍晚回家忙完家务后就开始加工鞋帮到深夜。年已46岁的她何以如此匆忙操劳?原来,她要靠自己的拼搏支撑起一个家。昨日,笔者采访时,施菊英说:“自己别无他求,,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家住悦来镇悦来村24组的施菊英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丈夫龚晓忠在中南公司工作,她在镇上开了家报刊亭,小两口供一个8岁的儿子上学,虽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年,年仅33岁的龚晓忠被确诊为尿毒症。施菊英把儿子托付给公婆后,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回家后,每月医院做血透,施菊英都陪伴着丈夫,10多年来未间断。丈夫刚患病时,施菊英才30岁,曾有人劝她撒手改嫁。她说,儿子还小,若她一走,这个家就没有了,再苦再累也要支撑起一个家。为了能有一个完整的家,让丈夫和儿子都有一个温馨的港湾,施菊英继续经营着报刊亭,但收入十分有限。听说附近皮鞋厂有鞋帮外发手工缝制业务,她就到厂里领回鞋帮在家里缝制,这一做就七年之久。附近几家皮鞋厂老板了解情况后,有的给她留着活,有的把货送上门,尽可能给她多支付些加工费。施菊英常年累月做鞋帮,手上早已结下厚厚的老茧。邻居都说,施菊英不仅人好心好,而且非常能吃苦,从来没见过她闲下来歇一会。不久前,电信、移动部门在施菊英经营的报刊亭里建立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充值点;为了增加贴补家用和支付丈夫血透的钱,施菊英又利用报刊亭加工起了松花蛋,每加工一枚松花蛋仅收2毛左右加工费;她每天早晨四点来钟就起床赶到馒头店做钟点工,8点多回到店里开门卖报纸……她要靠自己的点滴积累让丈夫的医疗费和儿子的学杂费无忧。13年来,施菊英为丈夫支付了20多万元除报销外的医疗费用。妻子施菊英为了一个家如此拼命,丈夫龚晓忠十分心疼,总想帮她一把,可施菊英每天一早出门,总要叮嘱他好好休息,在家里安心等她回家。如今,龚晓忠虽然需要每周做两次血透,但病情相对稳定。儿子在施菊英的抚养下成功读完中专,已于去年毕业走上了工作岗。自丈夫病后,施菊英几乎没有买过一套象样的衣服,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是侄女、外甥女所赠送的。她说,对穿着不用讲究,一家人平安地生活在一起比什么都好。施菊英对待公婆,也孝敬有加。5年前,公公陆善其因医院,两个女儿和施菊英婆媳俩轮流去伺候。公爹病重期间,因呼吸困难不能长时间躺着,施菊英抱起公爹让他靠在臂膀上休息,一靠就是数小时。施菊英说:“幸福不是一个人享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地生活,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她家现在住的还是她结婚前造的平房,生活虽然清苦,但她充满着希望,丈夫一直在眼前,儿子长大成人有了工作,家庭的重担有儿子的帮衬,况且还有政府、村里帮助,许多好心人关心,她感到欣慰。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cp/96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