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如何给身体灭火
撰文︱医院治未病科吕沛宛
身体常见的火有哪几种?如何灭火呢?
1、吃的太好了
如《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所言:"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的道理相同,过多炙博厚味不能经脾胃充分运化而蕴积体内,化而为热,热有余便为火,火性炎上,即可表现在头面部上火症状,如头面部部痤疮,疔疮,头部跳疼,牙龈肿疼等。这类同志口气较重,到饭点时食欲一般,似乎吃也能吃,不吃也不饿,多数想吃点清淡的食品,舌苔厚腻,如出现这种症状,可以吃助消化中成药保和丸,病情较重者可以用表里双解成药防风通圣丸。注意,用药三天病情无改变需看中医。
因此,日常饮食要荤素搭配,忌偏嗜油腻辛辣;饭要吃七成饱,杜绝过多食物增加脾胃负担扰乱身体健康。
2、动的太少了
现代人由于工作特点和性质,脑力劳动过多,体力劳动减少,上班坐车多,走路少,导致体内高热量饮食不能及时消耗或被机体利用,过多热量变为火。记得自己前段时间总是口周出痤疮,后因准备一个会议而不停劳奔,竞不治自愈。因此"管住嘴迈开腿",也是管住上火的关键,如唐代名医孙思邈言:“饮食常有节,起居常有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3、捂的太厚了
犹如动则阳生,静则寒生,运动的减少导致身体寒冷,但体内热量并未被消耗,所以见到许多同志穿得厚而不觉发热,却又经常上火,最常见的是许多同志晚上怕冷多盖厚被子,第二天早上出现牙龈肿,或面部长痤疮。另外,室内外温差太大,屋里温度较高,屋外较冷,身体不能适应外环境温度变化,许多同志怕感冒,总觉得穿得越厚越好,捂的太厚,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郁在体内,热而化火。所以要适当增减衣服,多多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本身御寒本领。
4、郁的太过了
这类患者临床病人最多。我们中医有术语为“郁而发热”,即指因情绪不佳、心情郁闷致身体气机不畅,郁热不能在身体正常运行而致各个脏腑功能紊乱,身体发热,最常见舌边尖红色,口腔溃疡,头额部长疔疮,满脸痤疮、晚上失眠,甚至会头部跳疼、心情烦躁,身体胀痛。这种情况下,早上起来适当运动可有效缓解精神郁闷,晚上按揉太冲穴(第一二跖骨结合处前凹陷中,共两穴,左右各一,对称分布),可有效疏肝解郁;饮食注意多吃绿色蔬菜,如绿豆芽、柳絮、香椿,也可饮绿茶等,中成药类可以用丹栀逍遥丸,如吃药一周无改善需要看医生。
5、体质偏颇了
有人生下来便是阴虚体质,平常就容易手脚心发热,喜欢喝水又喝不多,舌质红,少苔,当遇事多思虑或熬夜使体内阴液过多消耗,加之吃点热的辣的,想不上火都难。这类同志勿熬夜,少思虑,可多吃海带,黑米、芝麻、黑猪肉、莲菜、百合等黑色凉性和平性食品,不宜吃辛温食品,如葱、姜、蒜、大料、牛羊肉等。入冬时,请中医开个调理体质的膏方也不错。
还有一种人生下来就是热性体质,天生不怕冷,用个暖气,晒个太阳头上就会出疙瘩,整天心急火燎,风风火火,光想吃冷的,舌质红,舌苔黄,这类同志最宜清淡饮食,吃凉性食品和水果,稍吃点热性食品就会牙龈咽喉肿痛,甚至牙龈出血,头上经常大小脓包不断,平常大家经常吃的三黄片,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丸类中成药,其实只适合这类人群。
还有一种人生下来是阳虚体质或者后天饮食起居用药不注意体转化成阳虚体质,阳虚也能导致上火,太不可思议了?这类同志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腹部腰部总想有个暖宝,衣服总比别人多穿一件才舒服,稍吃点生冷食品的或寒性食品就会拉肚子,喜欢吃热的。但吃点羊肉等温补类就牙痛、咽喉痛,天热一点晒会太阳就会头胀痛,吹会冷气就会打喷嚏,次日就会咽喉疼痛,但医生检查病变局部不红不肿,吃点败火药当时也管用,但就是这些症状发作频率越来越高,精神体质越来越差,这火总也治不断根,烦恼啊!这个火在中医叫做真寒假热,虚火上炎,就是体内寒气过剩,将体内一点阳气逼出体外,所以用败火药刚开始有效,但体质越来越差,发病越来越频繁,正确的治法可用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由正常量的五分之一开始服用,为防止初服药上火,开始可用淡盐水空腹送服,服药一周无特殊感觉,可以慢慢加到正常量,如服药仍然上火,就需要中医辨证施方了。禁一切生冷和寒性食品,如猪肉、竹笋、苦菊、黄瓜、丝瓜、瓜果等。
6、上火通治大法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通治上火大法,人体有天然的清热解毒部位,且没任何副作用,那就是搓耳轮(耳朵弯折的皮肤,即耳廓周围的软骨),从下往上,搓至发红发烫,对各种型号上火都有治疗作用。还有,除了阳虚体质,穴位刺血疗法对治疗其他型号顽固性上火症都是首选啊,具体选哪些穴位,需要中医辨证选穴,不再赘述。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gx/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