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知识夏季养生要ldquo养心

 

俗话说“春养肝,夏护心,秋养肺,冬补肾”,不过夏季养心可不是单纯地预防心血管事件这么简单。

夏季为什么要“养心”?心脏和夏季有何关系?

俗话说“春养肝,夏护心,秋养肺,冬补肾”,不过夏季养心可不是单纯地预防心血管事件这么简单。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这是根据古代阴阳五行理论,将心脏与热、火、南方、苦味、赤色、笑、忧、喜等对应联系起来。因夏季火旺,故夏季与心脏的关系十分密切。

夏日炎炎,应如何养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这段话论述夏季养生,第一点是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日昼长夜短,睡眠也要随之“夜卧早起”,以顺应自然,如晚上睡眠时间不足,最好睡午觉补足。第二点是“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当夏天气温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人体会出现烦躁、易怒等症状。此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遇事不可激动,以防“情绪中暑”。同时,人的精神要像夏天的万物一样,郁郁葱葱,蓬勃向上,心情愉悦,使人体气机舒畅,这就是顺应夏天万物生长的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还认为,夏季的养生之道,其实就是“养心”,如违背此道,就是“逆心”。“逆心”的结果,是“秋为痎疟”,“冬至重病”,所以《黄帝内经》特别强调“冬病夏治”。而为了预防秋冬的疾病,夏日必须注意“养心”。

北京故宫有个“养心殿”,那是清代自雍正以后八个皇帝办公休息的地方,此殿之名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而从养生的角度讲,“养心”莫善于“志闲而少欲”,正如《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要想预防心力衰竭,平时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要戒烟、少喝酒、适当控制体重、改善饮食习惯。对已确诊为心衰的病人,除应坚持药物的终身治疗外,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需要做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比如,饮食要低盐、控制水分的摄人、进食不可过饱,多食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品,多吃蔬菜以及适当运动,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早起晨练动一动

夏季天黑的晚、亮的早,睡眠上适宜夜卧早起。

早起养心三分钟

打哈欠,唤醒呼吸系统,唤醒肺部;伸懒腰,同时可以左右摇晃,拉伸两侧肌肉;喝一杯白开水,促进肠道蠕动。吃完早餐后半小时左右可以进行晨练,以促进体内阳气的升发。

体质弱、平时无锻炼习惯的人,一般晨练20~30分钟就可以了,建议选择太极、散步、慢跑等强度相对较低、节奏较缓的运动;体质好、平时经常锻炼的人晨练时间可以稍长些,但也最好在10点前结束,否则气温过高可能有中暑风险。

中午小睡消疲劳

11时~13时是心经当令的时间,也是养心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小睡片刻可以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同时还能大大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可能。《心脏》杂志一项历时5年的研究发现,每周午睡1~2次的人,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能降低61%。

上班族和一些实在睡不着的人,则可以选择闭目冥想,养心效果同样很不错。

不过大家在午睡时一定要注意:

①切忌吃完午餐马上睡,一般建议午餐后30分钟左右,待血糖基本稳定再小睡;

②午睡时间不宜过长,15~30分钟即可,实在劳累的可以适当多睡一会,但最多不可超过1小时。

下午喝杯养心茶

钾是人体生长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对保持健全的神经系统和调节心脏节律非常重要。但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要比其他季节更多一些,所以四季中夏季最容易缺钾。

而茶水是夏季最好的补钾饮品,据测定,茶叶中的钾含量能占到1.1%~2.3%。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茶也能起到养心安神、清热解暑的功效,很适合大家饮用。

夜间热水泡泡脚

民间有俗话说“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可见泡脚养生一年四季皆宜。

夏天很多人都喜欢穿凉鞋、拖鞋,有的人甚至会光着脚在家中走动,时间一长,寒气很容易侵入体中。

而且夏天的湿气也比较重,湿寒叠加,久之易伤心阴。而泡脚正好可以改善局部循环,温阳暖体,祛除暑湿,从而达到养心护心的作用。

简易泡脚方

取花椒g、艾叶g,煮水后泡脚,可起到温经、散寒、祛湿、解表的作用。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苦味能入心”这句话,于是就认为“夏日养心必须吃苦”、“吃苦味食物就能养心”。

养心分为养心阳和养心阴两方面,适当食苦的确有助于泻心火、解暑热、提神除烦,但从中医上讲,苦味也属火,食用太频繁反而可能损伤心阴。

而且过重的苦味或进食过多的苦味食物,会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恶心、呕吐、泄泻等副作用,特别是对脾胃虚寒者来说更危险。

一般建议大家每周进食苦味食物2~3次即可,苦瓜、苦菜、苦菊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一些不知名的苦味野菜,或是一些原本不该有苦味的食物(如发苦的黄瓜、发苦的丝瓜),则不建议随便食用。

尽量不要空腹“吃苦”,孕妇、月经期女性及脾胃虚寒者尽量少吃。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视频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hq/109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