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怎么过,专家来解惑
一年内温度最高、湿度最大的
伏天
就这样来啦
好多人告诉小编
没有食欲
胃口欠佳
莫名其妙就开启了自动减肥模式
莫不是
厌食症?
你想多了
只不过是苦夏来啦
↓↓↓
酷暑时节,总是感觉食欲不振,精神不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苦夏”开始了,另外因为高温身体大量出汗,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除丢失水分之外,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营养摄入少损失多,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饮食上就要下功夫了,怎么吃,才能让精力充沛呢?
医院专家怎么说!
选择新鲜干净的食物
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郭亚梅提醒:夏季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避免不洁变质饮食导致胃肠道疾病很关键。新鲜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可以适当的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并且尽量丰富每日摄入的种类。
苋菜、丝瓜、茄子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专家建议:为了补充显性或者不显性的水分流失,保证每日的饮水量-ml。推荐白开水,适当摄入冷饮可以降温祛暑,但是切忌用各种饮料代替饮水。
饮食多酸多甘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贪凉,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专家建议:夏季归心,长夏归脾,而心喜凉,宜食苦,脾喜燥,宜食甘,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以性凉寒、味甘酸为宜,如西瓜、青苹果、猕猴桃、鲜桃;可适当地吃一些微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菊,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补气祛火
专家提醒:炎热的天气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黄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保证充足的热量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郭亚梅提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日主食5-8两,切忌懒得动火做饭零食填肚,切忌天天西瓜冷饮度日。主食注意粗细搭配,适当增加粗粮也是补充B族维生素的来源。每日都有肉、蛋、奶、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苦夏”因热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
专家建议:对于食欲差的人,不可任性减少进食量,多进食各种营养粥,比如多种杂粮、多种豆子、南瓜、山药、瘦肉等等均可煲粥,以保证营养素摄入,也有助于促进食欲。
专家简介
郭亚梅:宝鸡市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内科学硕士,熟悉常见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尤其擅长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症等)医学营养治疗,通过非药物营养干预方案纠正代谢紊乱,减少体重体脂。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
责任编辑:张文思
猜猜你喜欢
一家三人被咬伤,两人不治身亡!夏天出门特别注意!专家教你应对疾病高峰期
宝鸡市医院专家提醒:冬病夏治正当时!
学习《梁家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js/1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