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互助万亩供港澳蔬菜抢鲜上市
央广网西宁6月21日消息(记者张海东通讯员牟泉)6月20日,记者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老幼村、台子乡下台二村蔬菜基地看到,田野里种植的上千亩“供港澳”西生菜、苦菊、菜薹等蔬菜陆续成熟,村民忙着采挖、分拣、打包、装车,抢鲜“蔬”出的高原无公害蔬菜从这里出发,72小时之内便走上深圳和港澳居民的餐桌。近年来,互助县积极打造“七彩农业”品牌建设,立足高原冷凉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供港澳”蔬菜产业,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供港澳”蔬菜种植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互助县进一步完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走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发展新路子。眼下正值夏季各类蔬菜陆续成熟时节,近万亩“供港澳”蔬菜抢鲜上市、实现订单种植销售,丰富深圳市民和港澳同胞的“菜篮子”。成熟的紫叶生菜(央广网发牟泉摄)农民采摘苦菊(央广网发牟泉摄)老幼村村民杨玉国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两天蔬菜市场紧俏,物流快速,信息畅通,订单种植为我们吃下‘定心丸’,72个小时港澳人民的餐桌上就会亮出‘互助味儿’。今年第一茬‘供港澳’蔬菜长势好,每亩生菜、苦菊能采挖三四千斤以上,采收后立即进行第二茬复种,每亩可收入近万元。”农民在田地里忙碌收获(央广网发牟泉摄)据了解,互助县是青海省首家通过备案和认证的“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自年以来,先后在台子、南门峡、丹麻、林川、塘川等乡镇建立“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近万亩。主要以种植生菜、菜薹、火焰参、羽衣甘蓝、西兰苔等蔬菜品种,共输出各类蔬菜2万余吨,产值达多万元,“供港澳”蔬菜的种植,为“七彩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据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朱安香介绍,今年互助县进一步加大互助“供港澳”蔬菜基地建设和产品输出力度,重点在台子、南门峡、丹麻、林川、塘川等乡建立“供港澳”蔬菜基地10个,面积达1.2万亩。预计两茬可生产蔬菜2.4万吨,产值达万元以上。“供港澳”蔬菜种植,已成为助推互助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绿色引擎。农技人员查看紫叶生菜长势(央广网发牟泉摄)新鲜蔬菜直接从田间出发运往市场(央广网发牟泉摄)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上一篇文章: 饭店的凉拌苦菊为何一点都不苦,窍门就在 下一篇文章: 面包变硬还能吃吗别扔,这样做好吃还营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jz/1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