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可爱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时代再度来临

每次录节目总会有很多广告公司的小妹妹惊叹说,哇,你怎么认识那么多的菜,我一个都不知道。这个时候我往往会温柔的说,没关系啊,毕竟我是做这一行的,你不是呀。

不过Excuseme?身为一个女性,什么食材都不认识,真不知道这么胖是怎么长出来的?

天辣,我怎么这么“恶毒”,阿弥陀佛。

不行,我得好好教教你们怎么认菜,是吃的菜哦,不是天菜,肌肉菜,鲜肉菜与此文无关。

身为一个料理界博士,几乎全天下所有的菜我都认识,我知道你们想夸我厉害,嗯,别说出来,放心里就好。

要说怎么分辨菜,我们得从根源了解起,快来看看魏博士的大科普,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首先最多困扰就是软体动物门,像章鱼、鱿鱼、乌贼等等这一些,都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下的生物,身体柔软,有真体腔的动物。一般没几个人分得清楚。首先我们来看看图示:

头足纲——涵盖各种章鱼、鱿鱼、乌贼,头足纲嘛,顾名思义,脚丫子长在头上的意思。

他们的历史要从5亿年前说起了,然而奋斗了5亿年竟然还是拿来吃的食物,想想都要哭晕在深海,大概5亿年前,从早期的生物演化出了带有贝壳的鹦鹉螺,很像潜水艇。

没错,鱿鱼什么的其实和海螺,蛤蜊是亲戚,哈哈哈,我觉得还是给你们看图比较好,黑白的图看起来很像法拉利的横截面。

旋壳乌贼结构图,可以看到类似于鹦鹉螺壳的乌贼骨所处的位置

鹦鹉螺的壳,内侧的每一个隔层都是黄金比例大小,是不是很神奇

其实我很想说,他们那么可爱,怎么可以拿来吃,那么可爱,虽然你们市面上看到的都是已经死了的,然而当你看到活的时候,你会少女心泛滥的。喏就是这样:

微鳍乌贼(俗称:葡萄鱼)

上图常见吃法:与韭菜、鸡蛋同炒。

是不是很可爱,大眼睛萌哭你,而且只有1cm大小!靠身体两边的小鳍蝶游,就像小仓鼠一样,小小只软软的,吃浮游生物,之前在夜宵摊看到是拿韭菜吵着吃的,当时还吃的津津有味,现在觉得自己很罪恶。

小飞象章鱼

这种腕足除了捕食之外,有的还要承担“更重要”的作用,比如微鳍乌贼,它的雄性第四对腕足又被称为“茎化足”,嗯?不知道“茎”是什么吗?

那我说“嘿嘿嘿”,你们是不是懂了,

它们没有专门的外生殖器官,所以这对腕足就承担了这个重任……

讨厌,以后都不想吃鱿鱼爪了.......

乌贼(也叫墨鱼and花枝)千万不要偶像剧看太多以为花枝是个很梦幻的食物

常见吃法:白灼,烧烤,炖豆腐,烤墨鱼干

身型短粗胖,腿短,体内有白色石灰质的内贝壳,有的乌贼也没有,身体两侧有比较大的鳍,有8短2长共10条足,这也是我们海鲜市场上最容易吃到的一种了,在乌贼的体内有一个墨囊,在遇到紧急关头的时候,乌贼会喷出大量墨汁,把海水搞浑,自己逃之夭夭。

墨鱼汁也常常会用来入菜。在意大利威尼斯有著名的墨鱼汁面,而在西班牙,墨鱼汁会用来做海鲜饭。

枪乌贼,俗称:鱿鱼,笔管,闭管,锁管,柔鱼

常见吃法:铁板,烧烤,炸鱿鱼圈,炒鱿鱼,鱿鱼丝

“枪”是形容它的体型像红缨枪的枪头那般细长,细长的外形的确也是区分鱿鱼和乌贼的一个直观特征,“枪”是形容它的体型像红缨枪的枪头那般细长,细长的外形的确也是区分鱿鱼和乌贼的一个直观特征,只是作为肌肉的附着物。

大王乌贼VS抹香鲸

在枪形目之下,根据眼球外边是否有膜而分成了开眼亚目和闭眼亚目。开眼亚目的眼球完全裸露在外界,开眼亚目的眼球完全裸露在外界,这一支里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王乌贼,这种超级大鱿鱼可以长到20米长,体重一吨左右,是目前人类所知的现存最大的头足纲生物之一。

章鱼,望潮,八带

常见吃法:生吃,煮熟直接吃,煮熟拌葱丝吃,烧烤,章鱼小丸子,海鲜粥

大部分的章鱼都没有鳍,这让它们失去了快速游动的能力,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一些章鱼的足与足之间进化出了蹼,通过蹼划水来游泳。还有的章鱼以喷射水流为动力进行短距离的移动。大部分的章鱼则干脆放弃了游泳的打算,它们不像鱿鱼那样快速的追逐鱼群和虾群,而是依靠腕足在海底礁石里爬行,寻找螃蟹、虾、贝壳之类更容易捕获的猎物。

就喜欢看动物世界的人对这些软体生物肯定不陌生啊,章鱼游起泳来也是rally可爱。但是看完了这么大家并没有想要放过他们:

碳烤鱿鱼

章鱼刺身

章鱼小丸子

墨鱼披萨

讲完触手系菜品,我想聊一聊《菊》科蔬菜

最常见的菊科蔬菜呢,大概就是苦菊,蓬蒿,蒿子秆,油麦菜,莴苣,艾草。

可是基本不下厨房的人怎么分辨他们呢?

其实蓬蒿,蒿子秆这几个比较互相容易搞混,香味差不多,叶片也很像,所以我们要怎么分辨它们?

茼蒿

蓬蒿又叫茼蒿,也叫“皇帝菜”,在古代,茼蒿为宫廷佳肴,所以有了此名。茼蒿貌不惊人,营养却非常丰富,胡萝卜素含量约为黄瓜、茄子含量的15—30倍。含钙约为冬瓜、黄瓜含量的2倍,为西红柿的6倍,其纤维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对儿童发育成长及老年人吸收不良的胃肠都大有好处。但是它跟像菜一样,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人都不爱吃茼蒿的味道。

蒿子秆

蒿子秆和茼蒿都属于茼蒿,但茼蒿有两个类型:一个叫大叶茼蒿,大叶茼蒿的底下秆特别矮,叶子特别大个,怕冷,在南方种植;另一种叫小叶茼蒿,我们平常叫蒿子秆,杆特别长,叶子细小,耐寒性强,一般在北方种植。而且蒿子秆的味道比茼蒿更加重。

苦苣

苦苣学名:CichoriumendiviaL.,是菊科菊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一般都生吃,在沙拉中间常见,煮熟味道发苦。也跟上面两位亲戚长得略像。

莴苣

莴笋和油麦菜味道其实很像,一开始我也以为是莴笋的幼年版,但显然不是,它们同属一科,但其实是两种蔬菜,从外形来看,莴苣的叶子宽大,茎的样子也是一节一节的,跟笋差不多,所以也有叫莴笋的,油麦菜的细长平展,几乎没有茎,它属于莴苣的一个变种,如果单看食用的话,其实油麦菜更像是生菜。

油麦菜

如果你要问我,西红柿和番茄的区别,马铃薯和土豆的区别。

此处应当有枪声。

海鲜和菜都能分辨了,再来说说河鲜好了,鲤鱼和鲫鱼,鳜鱼和鲈鱼怎么分辨,不是观赏锦鲤,谢谢。

鲤鱼

鲤鱼俗称鲤子、鲤拐子。它的外形呈柳叶形,头后部稍隆起,鳞片较大且色泽艳丽,嘴部有须,体色随水域和品种不同有青黑、灰白、金黄等颜色。肉质比较粗,也有腥气,我是不太喜欢吃鲤鱼,但是红烧鲤鱼真的没法抗拒!

红烧鲤鱼

鲫鱼

鲫鱼俗称鲫瓜子、鲫拐子。它的体形扁宽,背部隆起明显,鳞片较小,嘴部无须,刺多,肉嫩,味美。鲤鱼同鲫鱼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须子。鲤鱼的口缘两侧有两对触须,十分好辨认。此外,它的背比鲫鱼“驼”一点,体呈纺锤形,颜色呈青黄色;而鲫鱼是灰青色,体形侧扁些。同龄鱼相比,鲤鱼要大,鲫鱼小,但是肉质非常细嫩,水煮非常好吃。

水煮鲫鱼

鳜鱼

桂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嘴巴大,地包天。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从嘴巴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刺少柔嫩,营养价值也高。松鼠鳜鱼我一人能吃一条!

松鼠鳜鱼

鲈鱼

鲈鱼体延长而侧扁,嘴巴也大,稍微有点地包天,但没有鳜鱼那么厉害。嘴巴尖,牙细小,腹部的两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2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肉质跟鳜鱼相比略有区别,但是清蒸的时候,非常鲜美。

清蒸鲈鱼

贴了图标了注,你们自己对照着看哦,千万不要再认错咯。如果你还有什么食材分不清楚也可以留言告诉我。最后送给大家一个福利:转发这条锦鲤,你将收获一个比做饭的人: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







































北京那所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zf/54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