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馓子,永城馓子,安徽馓子,徐州馓子
刚炸好出锅的老式大把馓子,色泽金黄,酥脆焦香。
记得,在俺们老家豫东的山脚下,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大都视它为嘴头、舌尖的爱。
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呢,一个个也抵挡不住它的诱惑,频频对它生馋!虽说一位位牙口,早已不是老得劲了。
但,你不用为他们担心。老爷爷、老奶奶们自有妙招。
取一个大青瓷海碗,也或是个搪瓷茶缸。拿一把馓子,搁放当中,沏上滚滚热茶(老家人管开水,唤作:茶),微微浸泡。也软糯,也爽滑,也叫一个:香!
白瞅不上,这个小馓子。
小时候,它可是乡亲们走亲戚、访朋友的必备礼物。一来,老少皆宜,可零食,亦管当餐。再者,它便宜,桌货,撑堆。
到代销点,先买上两包白糖。而后,称个三五块钱的馓子。
乖噻!保准给您堆得满满的一大提篮子。然后,拿一条干净净的,或粉,或蓝色的长方毛巾,搁馓子上边一搭。挎着即轻巧,又满荡荡的。呵呵!些有面子。
当走到庄头,若碰上亲戚、或熟人的孩子。只要你掀开方巾,掂出一小把喷香的馓子,分给予他们。一准哄得熊孩子们的小嘴,对你的叫唤声似蜜一般甜。
"俺大姑,您来了!"
"俺大姨,您晌午,搁俺家住下呗!"
"俺大妗子,俺可想恁了!"......
听听。保巧,他们一个个热情的叫声,也让您心里可美得晃。
色泽黄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香脆可口。
馓子好吃。不过制作起来,可不简单。而要炸得一把好馓子,更需要两把刷子了。
同样的面粉,加少许盐,用水揉成面坯,然后饧面、切条,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刷抹一些食用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撑、绷成粗细均匀一致的馓子条,然后放入油锅,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黄焦脆的馓子。
馓子。对咱河南人来说,算不上是个啥子稀奇主贵的食儿。中原盛产麦,故食面的多,食面的花样也稠。
单单,拿这个小馓子来说,各地都炸,但炸出来的馓子,也略有不同。
如俺老家那一片,也就方圆十来里的屁大地儿,炸出来的馓子就有不小的区别。
俺庄及前后村上的馓子,多是扇形把状,心空馓条。也焦,也酥,也香。当然,最最大特点,还是虚,不压称,易绵拽。
而俺庄东南角七八里地紧挨着姥娘庄上的馓子,就是个标准的拧劲式的大长把,实心条。焦!酥!脆!香!
说句大老实话,恁么多年来,俺还是肯吃姥娘那一边儿人炸的馓子。
以至于,后来,再往姥娘家走亲戚。俺妈都不再拿庄上的馓子,当礼物了。而从姥娘家回来时,篮子里头保准挎着满满的馓子。
前两年,我去徐州玩,无意间瞅着当地街头上卖馓子的。想不到的是,他们的馓子竟然跟俺姥娘那儿的一样样。
记得那回,去徐州的大小饭馆子吃饭,菜谱里都少不了以馓子搭配的菜。
或掺苦菊凉调,或搭绿豆芽炝炒,也或同葱卷入烙馍蘸酱,更或配黄瓜丝调凉皮、卷凉皮。
至于味道,我不说了。你自己好好托着嘴巴,品品吧!
早些子年,俺在河南宾馆当学徒那阵子。听一老师傅说,豫南驻马店的小馓子炸得也是不赖。
当年,省政府第一招待所就曾为了这把馓子,跑到驻马店一个炸馓子世家,特招了那家大儿子到招待所专业炸馓子。后来,这个馓子师傅在省城不仅有了城市户口,还分了房,买了小轿子车。再后来,他的面点还一度称霸于中原厨坛。厉害毁了!再后来,我就不太清亮了。
看来,这个小馓子,不光焦酥喷香,它还管让人发家致富、改变命运!
馓子。
香啊!
送醋啦!“写评论”每周小编会随机选出幸运粉丝3名,每人奖励由“三秋醋业”赞助的礼品醋一提。每周获奖的粉丝,将在下周一公布在美食网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哈市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hedasoft.net/kjcp/7531.html